保荐机构遭重罚,郎酒IPO再添波折,岂能“乘风破浪”吗?
2020-07-15 21:00
今年以来,白酒板块涨幅惊人,贵州茅台市值突破2万亿元,五粮液市值突破8000亿元,其他酒企也大都飘红。这对于前段时间冲刺IPO的郎酒来说,紧迫感和冲击力就更强烈了。
据悉,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,关于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的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》文件,已于7月10日接收书面回复。而证监会传来的另一则消息,不禁让人对郎酒此次冲刺IPO捏一把汗。7月10日,证监会发布公告,拟暂停广发证券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。郎酒IPO项目恰由广发证券保荐,或将受此波及。
1.上市之路,一波三折
其实,这已不是郎酒第一次谋求上市。2007年,郎酒首发上市计划“折戟”;2009年,郎酒再提上市,还被四川省金融办列入了2009年四川省重点上市培育第一批企业名单,却因商标归属权问题再度搁浅;此后也曾多次传言郎酒欲借壳上市,但一直未见下文。
郎酒上市之路,一波三折。因此今年6月郎酒三度进军资本市场,格外引人注目。
根据招股书,郎酒此次拟在深交所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,募集资金约74.54亿元。其中主要用途之一是优质酱香型白酒产能建设,预计投资42.74亿元,占募集资金的57.34%。此项目达产后,每年将新增优质酱香型基酒产能2.27万吨,郎酒酱香型基酒总产能将超过5万吨。
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充,在酱酒企业扩产热潮中,也属罕见。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对此毫不避讳郎酒“野心”,表示:由于建厂土地等自然资源非常有限,赤水河流域的酱酒产量将长期局限在20万吨/年,加上酱酒对储存年限有要求,谁的老酒多、产能大、基酒存放时间长,谁就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和优势。
2.“野心”背后,市场能否吃得下?
虽然扩产不会影响酱酒本身的稀缺性,但对郎酒而言,问题在于,产能提升之后,市场能否吃得下郎酒的体量。
从招股书来看,郎酒的去库存能力显然不尽如人意。2017-2019年,郎酒的存货分别为62.52亿元、71.71亿元和84.24亿元,其中2017年和2019年均高于营收,2018年存货占当期营收的95.88%。反观郎酒一直在追赶却从未能超越的茅台,2017-2019年,其存货占营收的比例只有37.9%、31.9%、29.6%,差距之大,格外明显。
另外,郎酒的存货周转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,2017-2019年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.28次、0.28次、0.21次。郎酒对此解释,是存货余额较大且逐年增长,以及瓶储期延长、备货量加大等原因所致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些数据从侧面折射出了郎酒的真实去库存能力。
再者,从市场份额来看,郎酒的销售情况也没有那么乐观。2017年-2019年,贵州茅台的市场份额从10.3%提升到15.21%,五粮液的市场份额从5.35%扩大至8.92%,而郎酒的市场份额只从0.9%提升到1.49%。对比两大白酒巨头市场份额的增速,且不说郎酒难以望其项背,未来白酒市场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,在重重挤压之下,郎酒欲从行业巨头手里抢市场,难度可想而知。
此外,郎酒的发展重点虽在酱酒市场,但与郎酒一样对酱酒第二把交椅虎视眈眈的酒企不在少数。
国台酒业先于郎酒披露招股书,并在年初成功并购怀酒,规划投入30亿元用于技改扩产,要把产能提高至2万吨。习酒虽在去年上市失败,但其竞争力丝毫不输郎酒。2019年习酒的销售额为79.8亿元,与郎酒营收规模相当,2020年上半年,习酒更是提前实现了50亿元的销售收入。各路酱酒企业纷纷摩拳擦掌,互不相让,酱酒市场“一超多强”的局面,显然没给郎酒留出多少喘息空间。
3.频繁提价,透支品牌?
近两年郎酒频繁提价,同样为市场所诟病。2019年1月、6月、8月、12月,郎酒多次上调产品价格,可谓涨价最频繁的酒企之一。
今年,郎酒同样没有错过白酒市场为提振后疫情时代动销的这波涨价潮。6月25日,郎酒上调多款规格的青云郎酒和红运郎酒的出厂价及建议零售价,其中53度500ml红运郎酒和青云郎酒,出厂价分别上调199元/盒、299元/盒。7月1日起,53度酱香型白酒青花郎全国统一零售价格上调至1299元/瓶,青花荟会员权益价格从989元/瓶上调至1049元/瓶。
不可否认,郎酒频繁涨价背后,是为向高端市场发力。2017年-2019年,郎酒营业收入分别为51.2亿元、74.8亿元和83.5亿元,其中,高端及次高端产品总收入分别为20.40亿元、38.31亿元、53.28亿元,占比分别为40.09%、51.46%、64.07%。从占比情况来看,郎酒也确实在一步步接近深耕高端市场的目的。
但频繁的提价也导致了严重的价格倒挂。有郎酒经销商表示,郎酒厂家为了冲业绩,存在压货现象,经销商库存压力陡增,出现跨区串货行为。再加上提价频繁,甚至出现了终端价格倒挂现象,郎酒产品在终端越来越难卖。
而2013年至2014年,五粮液终端价格倒挂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。当时经销商利润被严重压缩,缺乏销售动力,五粮液不得不把普五出厂价从729元/瓶,下调至609元/瓶,2014年净利润也下滑了27.5%。价格倒挂,显然也对郎酒发展构成了隐忧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,郎酒的多次提价,其实在不断地透支这个品牌,透支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信任感,也偷取了经销商的利润,并最终导致终端市场价格混乱、压货等问题。郎酒股份内部从产品、渠道到客户以及团队都存在一定问题,若未来不能妥善处理,上市仍存在牵绊。即使上市之后,也会影响到投资者信心。
四度谋求上市的郎酒,似乎总是命途多舛。此次更是存货居高不下、存货周转率低、频繁提价等问题不断,还面临保荐机构被重罚的窘境。此次,郎酒要上市能否“乘风破浪“?中食财经还将持续关注。